荧屏内外,女排精神如何在一方屏幕中完成代际传递?
那方荧屏,曾是几代人的精神圣殿。当中央CCTV5直播女排比赛的片头音乐响起,无数家庭不约而同地调换频道——这已不仅是一场赛事转播,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精神仪式。从黑白电视到彩色液晶,从天线接收到5G网络,变的是技术,不变的是那份凝聚在“女排”二字上的集体情感。
记得儿时,每逢中央CCTV5直播女排大赛,祖父总会提前半小时守候在电视机前。当解说员激动地喊出“中国队得分”时,他布满皱纹的手会微微颤抖,眼中闪烁着年轻人才有的光芒。那时我不懂,为何一场球赛能让历经沧桑的老人如此动容。直到多年后,当我与父亲一同观看里约奥运会那场惊天逆转时,突然明白了——这不只是体育竞技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
女排精神的内核,在每一次扣杀与救险中具象化。那种“明知不敌也要亮剑”的勇气,那种“一分一分咬牙顶”的坚韧,通过央视的镜头语言被无限放大。慢镜头回放的不仅是技术动作,更是拼搏的瞬间特写;解说词分析的不仅是战术布局,更是意志力的深度解读。正是这种媒介化的呈现,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可感可知。
如今,当我三岁的女儿也能模仿着朱婷的扣球动作,我忽然意识到,女排精神正在完成又一次代际传递。这种传递不再依赖于说教,而是通过共同观看的仪式、通过屏幕内外的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发生。
小小的荧屏,就这样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传递者。它让个人的拼搏与国家的荣誉相连,让瞬间的激情化作永恒的记忆。当新一代在屏幕前为女排姑娘们呐喊时,他们接过的不仅是球迷的身份,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——这或许就是体育转播最动人的价值。
上一篇: 上海体育电视台
下一篇: 上海五星体育app官网